《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30字。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课题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重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难点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课时 一课时 使用时间 制作者 庄义章
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
世界经济: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相互联系(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金流通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涵盖全球的经济整体。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世界经济格局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第一阶段:(1945——20世纪60年代末)
特 征: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
特 征: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特 征: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一、背景:
1、经济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必要
经济危机 倾销战 关税战 危机加深 资源和资金不足的德意日结盟
二战爆发
△基于对经济大危机和二战反思,有识之士有何主张?
建立有效的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
2、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契机
①德意日战败,百废待举
②英法实力大为削弱
③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④英国金融霸主地位丧失,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系。
△英国金融霸主地位丧失过程:
A: 19世纪中 ~ 一战前伦敦唯一金融中心;英镑独霸地位
B: 二次大战间伦敦金融中心之一;英镑地位动摇
C: 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3、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力
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二、过程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成立
(1)布雷顿森林会议:1944年夏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最终基本上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及其两个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国际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