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教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6/14 15:43:2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60个字。

  《窗》的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
  2、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小说精巧的构思。
  前奏:预习检查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fǔ  kàn              bān  lán            hóng
  (      )        五彩()一()
  xián     xǔ  xǔ                  yán
  扣人心()(       )如生争奇斗()
  2.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文中的主要人物是     和        。请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3.积累含有“窗”的名言或古诗词。(去掉)
  相关资料: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北朝民歌《木兰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半窗图画梅花月,一枕波涛柳树风。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走进文本,开启情节之“窗”
  1.导入新课。
  房间因为有了窗口才透进阳光,心灵因为有了窗口才看到希望。其实,一篇课文也是一扇窗。走进课文,让我们来共同开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笔下的那一扇“窗”。
  2.自由朗读课文
  (选择你喜爱的方式来朗读课文:默读、放声读、与同学齐读等)
  3、请同学复述这个故事。(提示: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明确:开端病重静养
  发展谈天绘景
  高潮电铃事件
  结局只见秃墙
  在一间只能容下两张病床的只有一扇窗户的病房内,有两个只能静养的重病病人,每天依靠着闲聊和靠窗病人描述窗外景色打发时间。不靠窗的病人对靠窗病人占据窗口起了嫉妒之心,于是,在靠窗病人生命垂危之际,他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致使靠窗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最终挪到窗口的他看到的是一堵光秃秃的墙。
  二、人物扫描,点击心灵之“窗”
  小说的情节发展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那我们来看看文章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提问:这两个人物形象你最想评论的是哪一个人物形象?你对他的评价是什么?并说说理由。
  要求:1.请用笔将文章中的你找到的依据勾画下来,并做好批注。
  2.先独立思考,有了个人见解、认识后,再四人为一组,讨论交流。
  3.四人中有一位重点记录的人。
  两个人物形象分析:(预设的引导问题)
  靠窗的人
  设计引导问题:
  ① 靠近窗户的病人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他这样做的目的达到了吗?
  靠窗的病人:为他人着想、无私高尚、善良、热爱生活、乐观坚强的人。
  ② 靠窗病人描述的窗外景色有怎样的特点?(读第四段)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精神品质?他自身的身体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他还要这样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