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090字。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
奉港高级中学 谢伦寿
一、设计思想:
指导思想:为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理论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新课程理念
设计特色:史料充足,论从史出;讨论探究,师生互动
二、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及演变、清朝军机处设置及评价,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内容、地位分析:本课是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课,既要学习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一些主要新变化,如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及演变、清朝军机处设置等;还要对本模块作总结性的学习,如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等。因此这既是本专题的总结,也为下一专题学习作了铺垫。
与初中教材的区别和联系:相关内容在初中课程出现过,但初中课程重在知识点的掌握,而高中教材侧重在通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相对理论性要求较高。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相关内容虽然在初中学过,但学生已基本遗忘,目前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相对薄弱,综合能力较差。在学习中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的分析会有困难。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到这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通过对明清皇权与以往各朝代皇权不同特征的比较,认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历史的综合,锻炼对长时段的历史现象和历史特征进行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史料的分析,使学生在分析、比较、概括中去探究问题,思考问题,
从而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