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民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6/18 16:07: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10540字。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劝学:标准要求执子之手——名师伴你同行
知识能力目标
过程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
1.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从国际上看:一战期间,日本、美国乘机加紧侵略中国,这就促使中国人民反帝情绪日益高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从国内看: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掠夺,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军阀之间混战,人民苦不堪言;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罢工斗争频繁发生;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促进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英美等国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
(2)经过: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大专学校的学生3000人,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示威游行。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中心:北京。主力:青年学生。第二阶段:从6月初开始,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罢工。影响: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许多城市商人罢市。中心:上海。主力:工人阶级。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3)特点:最早由学生、工人、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青年学生——运动的先锋;工人阶级——运动的主力;李大钊、陈独秀——运动的领袖;启导人民觉悟,团结革命力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彻底性——斗争取得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伟大的开端。
2.新旧民主革命。相同点:一是社会性质相同,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区别:一是革命领导阶级不同,即资产阶级(旧)和无产阶级(新);二是革命发展前途不同,资产阶级革命目标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是要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同时由于领导阶级不同,也就决定了指导思想和依靠力量的不同。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历史条件: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催化作用: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马克思主义者的活动。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