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430字。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学案
课标内容: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学习要求:
1、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破坏的典型史实。
2、运用史实来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运用史料和发生在本土地区的史实,感受和说明失去民主法制的保障,人和社会将会面临怎样的灾难。
4、列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修改宪法、提出“依法治国”战略等方面的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5、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说明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
现代化的核心。
6、感受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里的喜和忧,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养育自觉投身民主法制建设的公民素质。
自主学习:
1、 (会议)是中共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2、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 进一步扩大化。1965年 的发表,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 ;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 ,标志文革全面发动。 成为文革指挥机构。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 的指导思想。把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做出了 的重大决策。开创了 的新道路。
4、1980年邓小平发表《 》,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 的问题,体现了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5、 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6、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了 、 的历史任务。
7、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实行 、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一个以 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重难点:
1、中共八大对当时中国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是怎样分析的?
答案提示: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要求继续加强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族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逐步制定完备的法律,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个人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