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江瑟瑟半江红——千古人物后人评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九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6/19 14:09:3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60字。

  半江瑟瑟半江红
  ——千古人物后人评
  山东诸城  吴田伟、王先福
  [导语]翻开中国古代史的篇章,如同打开了一个智慧的宝库,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那一位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揭竿而起的陈胜,临危不惧的唐雎,舍生取义的孟子,还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在深深地感叹之余,我们不仅要问:诸葛亮给刘备提供的真的是一统天下的锦囊妙计吗?舍生取义的仅仅是孟子一人吗?千古人物,是非功过,又岂是一两句话便能评述得了?读了下面的文章,你或许会得到一定的启迪与感悟吧!
  (一) 悔教主公占荆州
  憨佗
  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听到诸葛亮三分天下的高论时,历史开始成就这位蜀汉的开国之君,也成就了诸葛亮千古名相的历史功勋。可是后人少有谈论的是:诸葛亮这番著名的“隆中对”,不仅是兴汉立蜀之策,也是亡蜀灭刘之计。
  “隆中对”的核心就是鼓动刘备跨有荆(州)益(州)两地,连吴抗曹。诸葛亮在刘备被人追得东奔西跑,屈身新野小县如丧家之犬时,提出占荆州的目标是现实可行的。但在魏、蜀、吴三国之中,蜀国的实力始终是最弱的,而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按今天的话说,这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短期借占一番无有不可,若想长期占有,就像穷汉要娶国色天香的美女一样,早晚会惹祸的。
  刘备要想兴汉立蜀,前提是要北拒曹魏;而北拒曹魏,非东连孙吴不可。且不说曹家不许刘备占荆州,孙吴对刘备占荆州更是如鲠在喉,担心上游之敌顺江而下,如此江东不保,孙吴岂不是危矣?
  所以,自刘备占荆州之后,孙权讨荆州,伐荆州,连亲妹子都搭上要荆州,威逼利诱,什么手段都使上了,一刻都不敢消停。
  而刘备在得有巴蜀这块天府宝地,建立蜀汉之国后,硬是赖着不还荆州,为一地而不顾连吴国策,最终导致蜀国因荆州损兵折将,其后刘备东征,将蜀汉大半兵力丢掉,属国从此一蹶不振。孔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终不能成,一是军力国力大衰攻势不强;二是孙刘联盟裂痕太深,孙武不肯入赤壁之战时倾力击曹,直到蜀汉被灭,也未见孙家出手相援。
  可以说蜀汉是因为荆州而衰因为荆州而亡。
  诸葛亮毕竟是古今少有的战略家,在刘备得西川建国后,开始有意放弃荆州。荆州守将是他最无法控制也最不喜欢的关羽。中国后来的历史也证明,未见巴蜀之国可以同时拥有蜀地和荆州而相安无事者。
  孔明明白而不明说,刘备得了西川野心膨胀。“隆中对”只是三分天下的理论而不是一统江山的大计,是阶段性理论而不是长久的指导,可惜明君名相这样智慧超常的人没有明察。
  (节选自《特别关注》2006年第1期)
  【赏析】
  诸葛亮知天文、懂地理,料敌如神的前瞻性眼光早已为世人所公认,而刘备三顾茅庐所得到的“隆中对策”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作者看来,跨“荆”“益”二州而“三分天下”的对策既能兴汉,也能灭蜀,真可谓喜忧参半。读完本文,你一定会被作者敏锐的洞察力、严密的逻辑分析所折服。
  (二) 苟活不如慷慨死
  王冲霄
  一入午门,李自成愣了。正值春寒料峭,荷花未开,河面上浮动的是宫女的尸体,一具、两具……上百具。
  已经多日没有嗅到血腥的李自成,第一次看到漂浮在金水河上的那些宫女,不禁愣了一下。然而,这仅仅是开始,紫禁城将以一连串的死亡,迎接不速之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