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300字。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国家的得政权建设和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通过引导,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了解十月革命的进程中,重点分析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局面,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能够了解历史发展的方向。
3.通过对十月革命胜利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在俄国革命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起了伟大的领导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领袖和政党在革命中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教育。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及十月革命胜利得历史意义
难点:为什么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教学过程:
导入:可通过设计“你知道苏联是怎样诞生的吗?”直接导入
师: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请同学们看课文第1、2页的内容,分析归纳了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稍停)请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回答)
一、原因——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资本主义发展落后
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
T:俄国的落后和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上述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社会矛盾尖锐
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3、一战加剧了矛盾
师:上述两方面情况,构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俄国革命还具备哪些主观条件呢?
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师: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1905年革命后,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