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470字。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
《课程标准》: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立局面的出现,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理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在分析史料归纳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条件中培养解读史料的能力和辩证的思维能力,通过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对比,掌握比较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十月革命胜利的学习,体会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认识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的曲折过程,坚信社会主义必在曲折中发展前进。
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导入:PPT打出一张列宁回到彼得格勒领导人民起义的图片,指出列宁是俄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的领导人。那么,为什么这场社会主义革命会首先发生在俄国呢?革命经历了怎样曲折的过程?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带着这些问题一同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新课讲授: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师:列宁曾经说过:“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最薄弱就是意味着在这条链条上这里是最容易断裂的地方,所以,就在这里出现了社会主义革命。那么俄国到底具备了怎样的革命条件呢?我们通过几则材料来分析(大屏幕打出材料)。
材料一:19C末20C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一战前,垄断组织已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2.1%。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19C末20C初,俄国进入到了帝国主义阶段,也就意味着什么的发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