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二十六课《皇帝的新装》
(建议安排2课时)
[学法导引]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本文正是体现了童话善于想像和夸张的艺术特色。文章通过描述“新装”的似有似无,来嘲笑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层的阿谀奉承和虚伪透顶,揭露了当时社会瞒和骗的丑恶形象,告诉我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学习本文,要注意体会童话的想像和夸张,初步把握童话的一般特点。同时,抓住“新装”这条线索,顺着作者的想像,了解故事内容,理清故事情节,深入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另外,结合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皇帝”这个人物形象,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典题例析]
例题: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快乐王子》都是安徒生写的童话。 ( )
2、骗子赋予“新装”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种“奇怪的特性”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 ( )
3、皇帝受骗的真正原因是皇帝固执己见,有错不改。 ( )
4、文章安排由一个小孩来揭开皇帝新装的秘密,戳穿游行大典的骗局,这是因为孩子的天真无邪,敢于说真话。 ( )
5、本文中除了天真烂漫的小孩,其他人都是骗子,皇帝是最大的骗子,他为了保持皇权的稳固,不惜甘心受骗,又欺骗臣民百姓。 (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情节等的理解,还考查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第1题中《快乐王子》并非安徒生的作品,而是王尔德的作品。
第2题容易判断为错的,因为学生们一向认定本文的线索是“皇帝的新装”。殊不知,骗子的这句话在情节发展中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肯定它是对的。
第3题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了解,不浮于表面认识。皇帝受骗的真正原因是他的愚蠢、虚伪。
第4题的解答同样得借助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了解情节设计的用意,便可对本题作出正确判断。
第5题也易错,因为学生对于皇帝及其臣子们是骗子容易理解,但对于百姓们是骗子觉得较难接受,其实这篇童话正是要揭露当时那种瞒和骗的世风。
此类题目,常常用对的掩蔽错的,有一定的混淆性,所以,解题时要多分析,细比较,才能保证解题的正确。
参考答案:1、× 2、√ 3、× 4、√ 5、√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给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更衣( ) 附和( ) 称职( ) 系上( )
1、 2、 3、 4、
更加( ) 和平( ) 称赞( ) 关系( )
二、根据拼音写上恰当的汉字。
xuàn( )耀 滑jī( ) 头xián( )
jué ( )士 tuǒ( )当 yù pìn( )( )
三、选择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陛下 ( ) A、皇帝 B、皇宫 C、宫殿的台阶
(2)称职 ( ) A、名称 B、相当 C、测量
(3)随声附和( ) A、应和 B、依附 C、一起
(4)骇人听闻( ) A、奇怪 B、伤心 C、震惊
2、本文的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依次分别是( )、( )、( )、( )、( )。
A、看新装——恐失职 B、穿新装——露愚心 C、爱新装——显癖好
D、展新装——揭真相 E、“织”新装——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