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410字。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案
【目标导学】
1.掌握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列强侵华的史实,义和团运动。
2.理解列强侵华的原因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扶清灭洋”口号;认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知识梳理】
一、中日甲午战争
1.背景:
(1)根本原因:日本 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侵略扩张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侵略 、夺取 、占领 ,进而征服 的扩张政策。
(2)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 ,日本借机大举派兵入朝。
2.过程:1894年,日军在 偷袭清军运兵船;9月,中日海军在 展开决战,爱国官兵北洋舰队丁汝昌、邓世昌反抗。
3.结果:战败签约,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 。
内容:中国割让 、 、 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 两白银;开放 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允许日本 。后来,在列强干涉下,日本才同意中国追加3000万两白银作为“ ”,交还了中国的辽东半岛。
影响: 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侵略深入 ;外国资本挤压,严重阻碍了 ;巨额战争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
4.影响:
(1)民族危机的加深:战争宣告了 的破产。甲午战后,中国国势艰危,民生凋敝。 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列强竞相在中国 ,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
(2)民族的觉醒:清王朝开始进行 ,中国的 和
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 的斗争。
请思考1:下列形势图反映了三个不同时期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变化。请通过口岸分布的特点,说明中国民族危机是怎样不断加深的。
二、义和团运动
1.起源:又名 ,原是民间结社组织。怀着朴素的爱国激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2.口号: ,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 。
3.发展:清政府无力镇压,转而采取“ ”的策略。19世纪末,势力迅速遍及 。
4.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5.历史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 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 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 。
请思考2: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