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7270字。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
【课程标准】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课标解读】
1.文化大革命: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具体表现。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掌握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和基层民主选举的方式和意义,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理解民主法制发展是社会文明的重大体现,而基层民主选举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前提,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考试大纲】
1.“文化大革命”
2.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知识梳理】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的原因
(1)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毛泽东认为党内出现了“ ”和“资产阶级复辟”。
(2)直接原因: 、 等人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左”倾错误。
(3)外部原因:国际形势恶化,中国的周边局势严峻。
2.“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
(1)在全国性的 状态下,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
(2)一元化权力机关—— 成立,社会秩序混乱;
(3) 制度、 制度遭到破坏;
(4)党组织被破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总之,“文革”是对 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 。
请思考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一)首要环节:平反文革前后的
(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 制度和 制度,加强 和
建设。
(三)法制建设: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1978年以后)
1.历史条件:
①文革的深刻教训;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并着手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准备了政治基础。
③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进行深人持久的民主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2.法制建设的措施: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
①1979年《刑法》
②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意义:它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加强
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