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110字。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
泉州七中历史组 陈力勋
一、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铸铜、冶铁、炼钢技术及成果;丝织的发展历程技术进步的表现;棉花种植的推广、黄道婆传播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及其发明;陶瓷技术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瓷的特征。官营手工业的兴衰及特征,私营手工业的曲折发展。读懂原始文字资料、图片,以此加深对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理解;通过对冶金、纺织、陶瓷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历史悠久,素称发达”;掌握官营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和官营手工业的衰败与私营手工业发展的辨证关系;
2、过程与方法:讲述法,问题启示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归纳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成就,使学生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2)结合教材插图,了解我国手工业相关的文物,知道爱护文物是每个公民的职责。
(3)理解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一生产力发展促进新生产关系产生的价值判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冶金业、纺织业、制瓷业的成就。
难点: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官营手工业的消长。
教学过程: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导入设计:
你知道中国英文名称CHINA的来历吗?说明了什么?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读音来自“昌南”的读音,昌南即被称为瓷都的景德镇。说明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因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事实上中国领先世界地位的手工业不仅仅是瓷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手工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而了解古代手工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