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岳麓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6/23 18:12: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960字。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要求概括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并会总结其经验教训。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习宏观历史阶段特征和比较历史现象异同及其本质特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如何让处理主观热情与客观条件的关系,理解正确政策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过渡时期及总路线的特点及实质;三大改造的特点;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学习难点:总路线的实质,三大改造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自主学习
  知识卡片:中国经济建设分期
  1.1949年10月----1956年底                  1949年10月----1952年底 (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1953年-----1956年底  (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1956年-----196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曲折发展时期
  3.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
  4.1978年------- 现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背景
  ①建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恢复经济成为当务之急。
  ②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经济,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路线方针
  1953年过度时期总路线: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一五”计划(1953—1957)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见课本)
  思考:“一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而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中国要建立独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4、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成就
  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任务,取得突出成就。
  表现:①全国工业产值783.9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5%,超过原计划的21%。
  ②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