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教案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马
天台赤城中学 吴月芬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了解对比的写法。
3、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发表个人见解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发表个人见解的能力。
教学辅助用具: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初知大意,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阅读注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布封。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展示徐悲鸿的《六骏图》,要求学生描述画中的马,导入课文。
二、预习检查
课件展示生字,先要求学生自读一遍,然后抽查落实。
生字:剽悍 慷慨以赴 抖擞 驯良 驾驭 窥伺 鞍辔 羁绊 遒劲
阔绰 观瞻 妍丽 一撮毛 鬣 无垠 庇荫 犷野 妒忌
畸形 相得益彰 觑 鬃毛 疮痍
三、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先后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学生读后回答,教师形成板书:
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野生的马
四、合作探究,研讨交流
1、教师提出探究的问题:两种马各有什么特性?
2、提出探究方式:全班分两大组,分别研讨两种马的特性,大组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研讨。
3、交流:各大组彼此交流本组的发现,达到互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