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640字。 《商鞅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重要概念:
1、华夏族活动范围:西起渭水流域、东至黄河下游、南到长江中下游、北达蓟辽地区。
2、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并立,兼并战争日趋激烈
3、秦国的强大及其原因:
(1)落后偏远的秦国统一六国,开辟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秦国强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创新(诸侯国变法中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
4、初税亩
公元前594年鲁国改革赋税制度,实行初税亩,按亩收税。实质是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5、李悝变法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其主要内容有:经济上“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推行“平籴法”,保护小农经济;法制上制定《法经》,加强法制。使魏国在战国七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6、吴起变法
战国时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主要内容有: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三代以后收回爵禄;强令贵族迁居,变相没收其土地;裁撤冗员,削减俸禄,奖励军功;严格吏治禁止私门请托。通过改革楚国成为战国中的强国。
7、为田开阡陌封疆
实质: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作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提高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8、二十等爵制
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依照爵位高低占有田宅、奴婢;严禁私斗。作用: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和秦国国力,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途径;加强了中央集权
9、连坐法
登记户籍,五家一伍,两伍一什,相互纠察;一家犯法,各家举报,否则受同样惩罚。作用:轻罪用重刑,强化基层管理,使宗法关系转变为君臣关系,加强了专制统治。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必然性)
春秋战国概念:
(1)平王东迁,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
(2)东周的分期: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的基本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大动荡:春秋诸侯争霸战争(春秋五霸)、战国兼并战争(战国七雄),战乱频仍,政局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