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卷)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2小题,约11100字。
福建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l44分)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1—2题。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B.桉电站建设C.海岛旅游开发D.港口建设
图2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3—4题。
3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4.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问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图3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5—6题。
5.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成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1所示。完成7~8题。
7.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住于图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8.在三角洲向海 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A.滩涂一盐荒地一旱地 B.盐荒地—滩涂-旱地
C旱地一盐荒地—滩涂 D.林草地一旱地—滩涂
图5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9—10题。
9.导致该都市四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人较低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10.应用GlS技术在图5甲基础上制作图5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C.各行政区的边界 D各行政区的面积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4月30目20时(北京时间)隆重开 幕,本届世博会将历时184天。设P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当世博会开幕时,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完成ll—12题。
11.世博会开幕时,与P点位于向一时区的地点是
A.开普敦( E) B.伦敦(经度 )
C.惠灵顿( E) D.布宜诺斯艾利斯( w)
12.在世博会期间,P点移动方向是
A先向北.后向南 B.先向南,后向北
C.先向北,后向南,再向北 D.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
13.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店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