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870字。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
本溪市第二十四中学 褚丽娜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掌握成就取得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利用相关资料、图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
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概括成就取得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新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科技发挥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并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开拓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新中国科技建设的主要成就和作用。
【教学难点】 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课件展示中国四大发明、鸦片战争时英国军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图片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就世界领先;但自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备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中国的科学技术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是一些尖端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讲授新课
一、两弹一星
学生自主学习,总结两弹一星成就。
1、 成就
1964年10月16日
1967年6月17日
1964年6月
1966年10月27日
1970年4月24日
1975年11月26日
在此基础之上,分组讨论完成两个探究,探究1新中国成立之初,条件极其艰苦,资金匮乏,我国为什么还做出研制两弹的决定?
探究2中国用最快的速度研制出原子弹、氢弹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的原因
(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国际地位;
(2)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