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6/30 11:25:3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60字。

  《登高》教学设计
  广西玉林高中  
  本设计的内容是《登高》的教学设计及分析,分三个大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课时安排及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
  一、教材分析
  《登高》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近体诗六首》中的其中一唐诗,教材把它列为讲读课文。第二单元是唐宋诗词鉴赏,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专门的规定,要求本册教材的阅读部分在前两册学习各类现代文和文言文的基础上,集中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培养学生感知、理解、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根据编者的要求,欣赏诗词,要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像,探究它的意境;同时,为感知诗的声韵美,还要懂得一般的格律常识。杜甫的名篇《登高》于秋江广阔的图景中寄托诗人深广的忧思。诗歌是以悲凉的画面来表现诗人的沉郁顿挫的情感,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既能品味到中国文化的精华,又能感受唐诗的情感美和音韵美。从中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熏陶。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根据课文的内容,确定以下目标: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感受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2、知识目标:了解近体诗的常识及体例(如节拍、对仗、押韵等)。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
  3、能力目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提高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三)教学难点
  1、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图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二、课时安排及教法、学法
  (一)教学时数:1课时
  (二)教法
  本课主要使用讲授法、诵读法、提问法。
  讲授法:运用简明、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讲述作者背景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在这首诗中穿插王维的身世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初读--听读--导读,最后集体诵读;从方式上看,播放录音,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听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诗味,欣赏、领悟诗的优美语言和优美意境,籍此落实教学目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