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下)》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液3620字。 《康乾盛世(下)》教案
北郊高级中学 安世皓
[教学目标]
1. 知道康乾盛世时期种植广泛的农业作物名称;了解这些作物产量的提高与农产品商品化的关系;知道家庭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了解商业发展促使了城市的繁荣;知道标志性城市;归纳理解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共同特征;知道这一时期两大重大文化工程;知道清政府文化专制政策的表现;了解文字狱的内容,理解文字狱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分析文化繁荣和文化压制现象并存的实质。
2.,从中提取相关内容,并在对材料解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这一时期经济状况的见解和看法。能够在对康乾盛世时期文化现象的小组讨论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对其他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并且能够使用正确的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3. 体会到康乾盛世的强大和繁盛,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文化的繁荣。同时,意识到封建盛世中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重点与难点]
重点:康乾盛世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共同特点;
难点:清政府对文化实行即扶持又打击的政策的实质;
说明:
1. 康乾盛世主要表现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上,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小农经济也包括家庭手工业。农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促使了商业的发展,是这一时期清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国家经济繁荣的标志之一。因此是本课的重点。
2. 经济决定文化。经济的繁荣决定了文化的繁荣,但是康乾盛世时期,文字狱也是大为盛行时期,清政府一方面修订图书一方面禁锢思想,看似矛盾的现象,实质上表现了清政府对思想控制的加强,是进一步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表现。同时,这一现象正是康乾时期盛世与危机并存的表现,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种矛盾现象的存在,因此是难点。
[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康乾盛世(上)》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回答出盛世在政治统治上的表现。指出盛世还突出表现在经济方面。告诉学生当时中国GDP占据世界第一,清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是农业,占据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