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空城计》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31 18:4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27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空城计
罗贯中
第一课时
(执教者:民兴初中 肖永全)       
一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结合课文,了解小说基本知识。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给同学们播放京剧《空城计》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这段著名的京剧唱段,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第九十五回的一段故事。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代表着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它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欲共赏。对比映衬,旁见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它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杂、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呼后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读来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他最擅长写战争,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写出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技术的运用,例如我们今天赏析的小说节选,就具体表现了战争中优势与劣势的互相转化以及诸葛亮这一善于驾驭战争变化发展的历史人物。
故事情节紧张曲折,扣人心悬,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下面我们就来赏析这篇课文。
    (二)阅读要求
     1.熟悉课文,通畅地朗读全文,扫除文字障碍 ,为理解课文作准备。
     2.划分课文层次,理清故事情节。
     (三)字、词的落实
     (四)赏析课文
    提问:本文虽是节选,但情节完整,情节的发展脉络也十分清晰,我们按照小说情节发展,可把课文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谁来把课文的层次划分一下?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故事开端(1自然段):兵临西城
故事发展(2自然段):临危施计
故事高潮(3、4自然段):司马中计
故事结局(5、6自然段):孔明释计
⒈分析第一部分:兵临西城。
提问:第一部分主要写施用空城计的背景,突出一个“危”字。具体写“危”的内容有哪些?
回答:“司马懿引大军15万,望西城蜂拥而来”;而诸葛亮仅有五千兵,却还有一半去运粮草,城中仅余二千五百人,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老师点拨:课文一开始就渲染了一种危急的气氛,司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兵压境,而诸葛亮身边只有一班文官,士兵二千五百人,兵力如此众寡悬殊,诸葛亮一开始就陷入了不可避免的失败境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