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单元小结训练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3题,约3830字。
单元小结
链接高考
1.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为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2006年高考•四川理综卷]( )
A.vt B.vt2 C.2vt D. 不能确定
解析: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v2
故s=v•t=vt2.
答案:B
2.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5 s内物体的[2008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
A.路程为65 m
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
解析:初速度为30 m/s,则只需要3 s即可上升到最高点,位移为:
h1=30220 m=45 m
再自由下落2 s时间,下降高度为:
h2=12×10×22 m=20 m
故路程为65 m,选项A正确.[]
此时离地面的高度为25 m,位移方向竖直向上,故选项B正确.
此时速度v=10×2 m/s=20 m/s
速度改变量为50 m/s,故选项C错误.
平均速度v=255 m/s=5 m/s.
答案:AB
3.质量为1500 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求[2008年高考•山东理综卷]( )[p;科&网Z&X&X&K]A.前25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B.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
C.前10 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
D.15~25 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解析:v-t图象下的面积就是物体的位移,还知道时间,所以能求出平均速度,选项A正确.v-t图象的斜率就是物体的加速度,所以能得到10 s内的加速度,选项B正确.不知道汽车的牵引力,所以得不出汽车所受到的阻力,选项C错误.15~25 s汽车的初速度和末速度都知道,由动能定理可以得出合外力做的功,选项D正确.
答案:ABD4.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8年高考•广东物理卷](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解析:v-t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v-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据此判断选项B、D正确.需要注意的是若为曲线,则曲线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BD5.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的速度约为500 m/s,因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2007年高考•北京理综卷]( )
A.10-3 s B.10-6 s C.10-9 s D.10-12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