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定律的应用》练习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7360字。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体验成功
1.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当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的斜面C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2004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
A.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A、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D.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B表面的性质
解析:由于物体A、B是在光滑斜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整体的加速度应该是gsin θ,这正好是各自沿平行斜面方向运动时的加速度,故A、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否则A、B不会一起运动.故选项C正确.
答案:C2.如图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0,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质量为m的重物.现用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外力F拉着弹簧秤,使其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
A.mg B.F
m0+mF D.m0m0+mg
解析:弹簧秤的示数等于弹簧的弹力,设为F′.先将弹簧秤和重物看成一个整体,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m0)g=(m+m0)a
然后隔离重物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
取立两式可得:F′=mm0+mF,故选项C正确.
答案:C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上放着质量为2 kg的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若将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B竖直向下轻放在A上的一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取g=10 m/s2)( )
A.30 N B.0 C.15 N D.12 N
解析:刚放上的瞬间,取AB整体为研究对象:
(mA+mB)g-kx0=(mA+mB)a
其中kx0=mAg
取B为研究对象:mBg-FN=mBa
解得:FN=mAmBmA+mBg=12 N.
答案:D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均为M的A、B两块木板,在木板A的上面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C,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B、C之间以及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若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动木板A,使之从C、B之间抽出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拉力F的大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 )
A.F>μ(2m+M)g B.F>μ(m+2M)g
C.F>2μ(m+M)g D.F>2μmg
解析:无论F多大,摩擦力都不能使B向右滑动,而滑动摩擦力能使C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μg,故F-μmg-μ(m+M)gM>μg时,即F>2μ(m+M)g时A可从B、C之间抽出.
答案:C5.如图甲所示,滑块A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θ=45°、质量为M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B.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方向的恒力F,要使小球B能相对斜面静止,恒力F应满足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