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7小题,约10050字。
2010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卷面、书写(3分)
要求:卷面整洁,字体美观,书写规范。
二、经典诗文积累(25分)
1.依据原文填空。(选做6个题,多做不加分)
(1)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2)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4)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6)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7)其必曰:“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8)陈涉太息曰:“ ! !”(司马迁《陈涉世家》)
(9)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根据提示默写。(选作2个题,共4分,多做不加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一联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这里。
(2)《记承天寺夜游》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 ? 。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雨后春草初生视觉效果的诗句是:
, 。
(4)4月30日晚,绚丽的礼花照亮夜空,升腾的彩泉荡起人们无限的期望—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照、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大幕。作为中国人,最想用孔子的名言“ , ?”来表达我们的友好情谊。
3、默写课文。(共15分,(1)(2)题必做,(1)题6分,(2)题4分;(3)(4)题选做其一,5分。选做题要求写题目和作者。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林尽水源”至“并怡然自乐。”
(2)朱自清《春》中“吹面不寒杨柳风”至“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3)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整首诗。
(4)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整首诗。
三、阅读理解(62分)
(一)阅读《孤独之旅》(节选),完成4—9题。(17分)
孤独之旅
(1)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2)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3)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杜小康只能与父亲说说话。奇怪的是,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除了必要的对话,他们几乎不知道再说些什么话,而且,原先看来是必要的对话,现在也可以通过眼神或者干脆连眼神都不必给予,双方就能明白一切。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4)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
(5)“我要回家……”
(6)杜雍和不再乱发脾气。他觉得自己将这么小小年纪的一个孩子,拉进他这样一个计划里,未免有点残酷了。他觉得对不住儿子。但他现在除了用大手去抚慰儿子的头,也别无他法。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7)后来,父子俩心里都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