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高中一年级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4题,约5540字。 北京西城区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高中一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A 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铁犁牛耕”开始在中原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在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2.图1是隋唐时期出现在江东地区的耕作工具
A.桔槔 B.筒车 C.曲辕犁 D.耧车
3.“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一唱段反映的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征包括 ①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农业生产的个体性和分散性
③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④生产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为适应外国客户的需要而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5.明清时期最著名的丝织中心是
A.苏州和杭州 B.扬州和益州 C.松江和成都 D.长安和洛阳
6.在中国古代,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是在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7.鲁国的初税亩和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的相似作用在于
A. 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 都加强了奴隶主贵族对土地的控制权
C. 都有利于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D. 都有利于鲁国和秦朝的税收额增加
8.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的是
A.以个体自然经济中的家庭手工业为主要推动力
B.瓷器制造业发达并领先,中国亦因此享誉世界
C.官营手工艺与民营手工业共同发展,相得益彰 图1
D.广泛吸收外来成果,并将取得的成就传到海外
9.长途携带钱币在古代很不方便,使用“飞钱”是在
A.战国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10.中国早期城市的功能首先是
A.政治中心 B. 经济中心 C.工商业中心 D. 宗教活动中心
11.唐代以前,我国城市中关于坊市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坊市不分开 ②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 ③出现夜市、晓市等 ④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2.中国古代把重农抑商奉为国策起自
A.夏商周三代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
1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古代中国的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4.明清时期实力最强的商帮是
A.宁波商帮和晋商 B.宁波商帮和徽商 C.晋商和徽商 D.湖南商帮和徽商
15.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其后果是
①增加了国家收入 ②土地私有合法化 ③加速井田制瓦解 ④促进生产工具革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