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蜀高级中学2005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月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丁蜀高级中学语文第三册月考试卷(一)
命题人 许枫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
一、(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匪我愆(qiān)期 自牧归(guī)荑 荫(yìn)蔽 踟蹰(zhízhú)
B、乘彼垝垣(huán) 机杼(zhù) 謇謇(qiān) 便(biàn)言
C、淇水汤汤(tāng) 赍(jī)钱 殷(yǐn)岩泉 洎(zì)牧以谗诛
D、否(pǐ)极泰来 浣(huàn)女 檄(xí)文 暴(pù)霜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融恰 飞扬拔扈 急躁 震聋发聩
B.装潢 陈词烂调 座落 敲榨勒索
C.脉膊 开源截流 渲染 蜂涌而来
D.度假 待价而估 璀灿 夙兴夜寐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酒当歌 (对着) 伶俜(孤单的样子)
胜负之数 (命运) 非常之观(景象)
B、载歌载舞(一边……一边……) 总角(指少年时代)
欲盖弥彰(明显) 无与士耽(耽搁)
C、便(敏捷)言 嘉名(赞赏)
靡(全部)计不施 葳蕤(繁盛的样子)
D、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年华 罹(遭遇)难
二三其德 (经常改变) 伯仲(兄弟,引申为差别大)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其实,明崇祯皇帝勤于政事,可谓夙兴夜寐,亡于闯王乃大势所趋,实不得已。 B.她们两人婚前信誓旦旦,婚后却同床异梦,变化真快。
C.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钟砭现实,形成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
D.作诗需要技巧,但技巧不等于矫揉造作,扭扭捏捏,也不等于堆砌词藻。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摄影作品拍得是好是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
B、当我们中国30个省份在同一时期的收入分别进行衡量时,我们发现其中20个省的人均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
C、五金厂一方面能急车辆厂之所急,主动送货上门,保证了材料的供应;另一方面,车辆厂也及时把对产品质量的意见提供给五金厂,使五金厂产品的质量逐步提高。
D、读到那一篇篇关于我国高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报道,无不使人感到万分的鼓舞。
6、填入横线上的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 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 雨粒劈头劈脸洒将下来,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 这种景象,徐志摩看了一定大呼过瘾,朱自清可能会吓得脸色惨白……
① 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
② 或者说一个个结实的莲蓬多已雕塑成。
③ 小者如掌,大者如鼓,
④ 大者如鼓,小者如掌,
⑤ 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
⑥ 声势相当慑人,节奏急迫而多变化。
A. 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诗经》也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民歌集,因数量只有十九首而得名。
C.“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和《楚辞》的最高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D.“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
8、下列句子中词性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士贰其行 ②足以荣汝身 ③谢家事夫婿 ④鼓瑟吹笙
⑤栗深林兮惊层巅 ⑥后世之谬其传 ⑦火尚足以明也
⑧余自齐安舟行至临汝 ⑨二三其德 ⑩事不目见耳闻
A.①⑨③④/②/⑤⑥⑦/⑧⑩ B.①⑨/②⑤⑥/③④/⑦/⑧⑩
C.①⑨/②⑤⑥⑦/③④/⑧⑩ D. ①⑨/②/③④/⑤⑥/⑦/⑧⑩
9、下列句中都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于是我有叹焉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 然视其左右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D.可谓智力孤危 三岁食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