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470字。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至高无上
的皇权 “始皇帝”的来历及特点(皇帝神圣;皇权至上) 联系现实,指出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中至今仍有显著作用的措施,培养学生将古今史实类比的能力。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问题探究
情景设置
概括阐释
论从史出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
百官公卿 三公九卿制
的职能特点
海内为郡县 郡县制的职能;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
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 政治经济及消极作用
【教材分析】
秦朝统一天下,标志着中国集权政治的开始.秦王朝建立起来的统一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教材首先概述了秦王朝在统一六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周遍版图的情况,接下来从郡县制度、官僚机构等方面描述了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在"知识链接"中介绍了秦朝的"挟书律",揭示了秦王朝集权政治的基本特征。
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多是基本史实,有关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可现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掌握基本史实;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的典故、成语,为上课讨论和评价做准备。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
从西周分封制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中间经过了群雄割据的春秋战国。战国后期,商鞅入秦,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国力跃居七雄之首。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开始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秦王嬴政“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不到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华民族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正如诗歌记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秦王扫六合》)由此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