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寓言式话题作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作文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2 5:20:0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寓言话题和高考作文
特级教师 张兆浩
 
目下的语文教学界有一种说法似乎话题作文发轫于2000年前后,我不敢苟同。1981年的《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其中的韩非子寓言就只能算材料,不能说成是话题?那么同是以韩非子寓言为引子的2003年的高考作文为什么又称作话题呢?倘若作这样的诡辩:1981年的作文限定文体为议论文,而2003年的作文则不限文体,以此为准前者不算,后者才算,那么我还要问:1988年的《习惯》算什么呢?它是啥文体也不限的,难道只能算命题而不能叫话题?
其实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命题、材料往往也是话题。由此推论,寓言材料作文也可叫做寓言话题作文。
纵观新时期27年高考,计有6个年头出了寓言型话题,几乎每隔数年便来一次。寓言话题作文是所有作文形式中最难的一种,且频率如此之繁,颇值得注意。
什么叫寓言?简言之,即将某种意义寄寓在某种言语中的叙事形式。寓言往往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结构大多简朴,主人公可以是人、物,但都是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深刻的道理于简明的故事中。由于此类材料言近旨远,读不透、读不懂,即不能透过语表涵义而窥其语里含义,或读时弄错寓意,写时偏题、离题的现象,屡有发生。
为了在写寓言话题作文前,更好读懂寓言材料,我们有必要对它先进行分类。
一、按题旨隐显分
1.昭示题旨型
所谓昭示题旨型,并不是说将寓言的抽象义直揭无遗。这种情况就单独的寓言作品来说是有的,如《克雷洛夫寓言》,很常在讲完一则故事后将寓意明确揭示出来。而拿寓言作为作文材料一般是将寓意隐去。但隐去寓意,不等于隐去题旨。这里题旨指的是题目的语表义。如1981年高考题,写《毁树容易种树难》读后感。“杨树横着种可以活,倒着种也可以活,折断它再种仍然可以活。可是,十个人种树只要有一个人毁它,就没有一棵活杨树了。种树的有十人之多,种的又是很容易活的杨树,却经不住一个人毁它。原因是什么?毁树容易种树难。”这材料最后一句并非寓意,只是题旨。
2001年的“诚信”也属此类,且比《毁》更进一步,实质不仅题旨点醒,连论点也规定了,在社会主义中国的考生,谁敢不歌颂诚信?谁敢颂扬欺诈?
2.隐含题旨型
此型只提供某个情境或故事,而没有对它进行归纳提炼,这样的命题连其语表意义(题旨)尚难体会,更不必说其语里意义(寓意)了。象1990年高考命题即属此型。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都有花。”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