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二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3330字。
邵阳市二中201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经济史)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2X30=60分)
1.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了中国古代
A、农业的基本特点之一 B、手工业的基本特点之一
C、商业的基本特点之一 D、重农抑商的基本特点之一
2.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兼并 B、重农抑商 C、闭关政策 D、贫富分化
3.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 D、反腐倡廉的政策
4.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外商企业的刺激 B、由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
C、都由政府企业分化出来 D、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5.曾经考取了晚清的状元,但却选择了实现救国之路的是
A、冯济川 B、陈启源 C、周学熙 D、张謇
6.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行业不包括
A、面粉业 B、钢铁业 C、纺织业 D、造纸业
7.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根本原因是:
A、“实业”往往被发动政权所垄断 B、科技水平严重滞后
C、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8. 张艺谋的电影中最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场景应该是在20世纪:
A.二十年代末 B.三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
9.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A、改变单一的管理形式 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
C、克服分配上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
10.洋装在中国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产物。下面那些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A、中山装和旗袍 B、华冠儒服 C、男女礼服 D、列宁服
11.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渔光曲》 D、《三毛流浪记》
12、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这是歌曲《青花瓷》里的歌词。请问歌曲里面唱颂的物品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3、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
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凯恩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
D.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