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一“恨”字,境界全出——《道士塔》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010字。
着一“恨”字,境界全出——《道士塔》教学实录
师:读了《道士塔》,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一个贯穿全文感情的词语。
生:“恨”。
师:哦,“恨”。作者都恨哪些人?
生:(七嘴八舌)王道士……外国侵略者……满清官员……还有……
师:作者最恨谁呢?我们不能七嘴八舌发表意见。我将以上意见分为四类:一、恨王派;二、恨官派;三、恨洋派;四、其他。请同学们依次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从文章中找依据。
一、恨王派
生:我觉得作者最恨的是王道士。第一,文章题目叫道士塔,它直接点出了作者最恨的人。第二,王道士把中国的一些文化遗产卖给了外国的侵略者,有些遗产从他的手中遗失,他是中国文化遗失的直接肇事者。
生:王道士最可恨。因为是他亲手将这些洞壁刷白,亲手将这些文化瑰宝砸碎,这说明王道士是这些文化瑰宝的直接破坏者。
生:我觉得这个王道士的可恨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愚昧,还在于他的自大。就是说王道士这个人物从一定角度上反映了当时更多的中国人,像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提到的那样,中国人只知道给予,却不知道拿来,而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只是些残羹冷炙而已。所以我觉得这正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是他最最可恨的地方。
师:好,她仍然坚持认为王道士是最可恨的人,但是她补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据,或者说一个观点,她认为王道士不仅愚昧,而且还什么?
生:自大。
师:不仅愚昧,而且自大。愚昧就已经很让人感觉到可恶了,是吧?愚昧再加上自大,就更可恶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二、恨官派
生:我觉得作者最恨的是官员。作者对官员是一种希望幻灭之后的恨。
师:为什么说是希望幻灭之后的恨?这话说得好像有味道。你解释一下。
生:作者说“请等一等,请等一等”,我想作者等的是让官员们来挽救来保护这些文物,但是官员们没有做,却在他们的客厅里面喝着香茶、攀着家常话,所以我觉得作者对官员们是一种希望幻灭之后的恨。
生:王道士是没有能力保护的,所以不能把主要的责任放到他身上,他不是主要的罪人。而那些官员,他们意识到了这些文物的价值,也有能力保护、挽救这些文物,但他们却毫无作为,因此,最令人痛恨!
三、恨洋派
生:我认为,作者最恨的是外国侵略者。因为如果不是他们来中国掠夺的话,中国的文物就不会流落到外面去了。中国现在的那些考古研究专家就不会屈辱地向外面买那些胶片了。还有,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使那些精彩的文物从黑暗走向光明,我认为这表现他们很无耻。
生:真正负责任的应该是那些外来的文化盗贼。他们以极低的价格从王道士手里骗取了大量的珍贵的文化遗产,那个斯坦因骗王道士说自己十分崇拜唐僧,这次是倒溯着唐僧的足迹,从印度到中国取经来的。这是编制的一个美丽的谎言在欺骗王道士,王道士是无知的,他不应该担负主要的责任。
四、其他观点
生:我不同意王道士是作者最恨的人。文中有句话:“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