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620字。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从近现代以来我国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来说明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同时也说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由于交通、通信工具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第一目“交通工具的更新”,教材从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是交通工具发展的历程如:轿子、马车到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再到机械动力的电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另一方面是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从各种人力车到现代化的电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在现代中国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受具体环境的影响。
第二目“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教材主要介绍了邮政和电信事业的发展历程。1866年开始试办邮政,辛亥革命后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新中国成立邮电部,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1877年丁日昌开办有线电报,1906年中国出现无线电报,1932年,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目前,中国电话用户世界第一。
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各地信息的交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私家车的拥有量和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迅速增长。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人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我们生活的地球却越变越小了。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火车、汽车等交通、邮电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它们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进步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列举邮政、电报、电话等邮电通讯工具的进步。从出行方式、思想观念、经济发展、同世界联系等方面归纳交通通讯工具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重点:交通工具变化的表现形式。
难点:交通、通信工具发展的原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交通和通信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通过掌握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历史,思考分析交通、通信工具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搜集老照片、文字资料,建立橱窗板报,以此形成对百年来交通和通信发展历史的直观认识。
阅读《老照片》等书籍,加深对交通和通信工具进一步的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