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词二首》教案10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毛泽东词二首》教案
荆州中学新区 葛江海
教学内容 《毛泽东词二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词作的语言美。
2.感受词作的意境美。
3.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志气,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沁园春 长沙》。
教学难点 揣摩词的形象性和抒情性。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一次多篇式。
课前准备 ①第一节课疏通字词,学生自己个性朗读。②布置一个想象说话练习:“独立寒秋,我想到……”。③学生整理有关词和有关毛泽东的资料。④老师准备《沁园春 雪》。
教学时数 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惹人情思的季节。如果你独自站在秋天的风中,你会有何感受呢?请同学们用这样一个句式说一句话:“独立寒秋,我想到……”)学生的发言可能从这样三个方面去说:1.悲秋;2.赞秋;3.由秋感悟人生,推出自然之理。在点评学生的说话中过渡到新授。
二、新授。
1. 听。听两遍。听老师讲诗词的有关知识,听录音熟悉词作。(5分钟)
第一遍,整体感知。要求:说一句话:“听这首词我似乎看到了……”(如:在一个深秋的季节里,橘子洲头,伫立着一位英姿勃勃的年轻革命家,他正深情地注视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波涛,凝重的目光里似乎折射出心头翻腾的无尽遐思。)
第二遍,讲意象,记概念;听意象,说意象。(什么是意象呢?意象就是诗文中寄托了渗透了诗人情感的物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可以是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亭台楼阁等等。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世界的。下面,同学们听录音,看这首词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学生可能说到的有:湘江、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飞鹰、游鱼。
2.读。读三遍。(8分钟)
第一遍:语音要饱满(注意嘴型的变化);
第二遍:大声一点(注意重音、语气、语调、节奏、停顿、快慢)。具体读法如:“洲头”读时要慢,后要拖;“万类”、“竞”、“自由”、“粪土”“谁主沉浮”要读出重音;“浪遏飞舟”要读出升调,读出豪情。
第三遍:个性化的朗读。带着想象,进入情境。
·上阕: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观江中,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