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3 12:0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江苏省金湖县闵桥中学  徐余忠  211634
目标定位:1、体会作者对北大的深厚感情。
2、能从作者的经历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3、品位文章优美的语言,能积累一定的词汇。
教  法:创设情境 启发点拨
学  法:自主讨论 合作探究
课前学习:1.收集关于北大的文字材料及图片.
2.利用工具书,熟读课文,做好批注,疏通文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2 出示课题:十 三 岁 的 际 遇北大,一所诸多学子向往的大学。一位十三岁女孩有幸进入北大,如今已有三个年头,北大在她的脑海中有什么印象呢? 解题;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北大的材料 1、默读课文,思考,划出相关的词句。2、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或请教别人完成字词的音、形、义的自学。 激趣1.字词教学是基础教学。本课新词较多,此设计意在消除障碍,从利于理解课文,积累词汇。2.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3 组织交流 交流字词和上述问题 初步感知文本
第二块:研读品析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相机创设问题:北大在作者脑海中如此的深刻,可以用书上怎样的话语来形容两者(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之间的关系呢?哪部分具体写北大的书?哪部分具体写北大的人?作者对人讴歌中分别对北大的老师和北大的学生如何赞扬的? 浏览课文,思考、划出相关语句讨论 1.理解过渡句的写法及作用。2.训练提取课文重要信息的能力。
2 组织交流 交流 充分感知文本
3 既然作者对北大充满感情那为何还要说自己是“一叶不系之舟”终将还是要离开北大?你如何看待作者的离开。 思考、讨论 训练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能力。
4 组织交流、评价相机创设论辩情境:老师认为作者的离开是因失去自信后的一种逃避。大家同意吗? 交流 读书找理由,展开论辩 重在加强思维的广阔性的训练培养,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同时,教给论辩方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5 你从作者的经历中得到哪些启示?相机引导探讨成功与天才、机遇和努力的关系。 思考讨论 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6 组织交流 交流 深化感悟文本
7 问题创设:勾画出你认为精彩的字句,把握意思,想一想要是你会怎么写,作者又是怎样写的,说说作者的语句“美”在何处。 浏览课文,圈点勾画感受美点,品味交流 训练开放性思维和初步欣赏语言的能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