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简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九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3 20:1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沁园春·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何玉春

[疑难解析]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是写景、抒情和议论的结合的典范。
  这首词,上半阕写景的部分,把严寒的冬天写得一点也不枯槁,也没有一星儿凄凉意味,恰恰相反,诗人的乐观精神使得他笔下的北国冬天的风光,雄壮、朴素,美丽动人,读了这些大气磅礴、气象雄浑的词句,真是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这首词的上半阕,虽然句句是写景,可是抒情的味道很浓重。下半阕评论人物,但不枯燥。写景评论,两者又密切关联,互相映衬。诗人在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时候,有理有情,极有分寸。一个“惜”字就很有情味。“略输”“稍逊”也饶有意趣。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形象好似巍然站立在我们面前。“只识”二字很传神,这两个句子写出了成吉思汗的为人,也写出了诗人对他的看法。写景的时候,景物的形象都是雄的,写人物的时候,情况也是如此。整个的词,是描写与议论结合,情感与景物相生,气魄极大,感人极深,每读一遍,便觉得有一股浩然之气使人眼界开朗,心胸旷阔。这是一首雪的赞歌,这是一幅祖国壮丽山河的画卷。这是一首历史人物的诗品,这是一首革命英雄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高歌。
  假若让你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上阕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你该怎么写?
  这首词上阕着重写景,下阕着重抒情,写景、抒情之中也兼议论,而且水乳交融,不能截然分开。
  这首词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实景,有想象,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北国雪景图使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
  这首词运用词语非常精确,达到千锤百炼的程度。如“惟余莽莽”,“顿失滔滔”中的“惟”和“顿”都是副词,起修饰限制作用,“惟”字有力地强调了白茫茫的一片是唯一的景象,其余什么也看不见了;“顿”字在句中调强黄河上上下下波涛滚滚的气势一下子失去,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的速度。再如“舞”和“驰”这两个动词,“舞”,起舞、飞舞,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驰”,奔驰、奔跑,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巨象奔驰。这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本词不仅用词精炼,而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上述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就是巧用比喻。再把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象,比作红装素裹的少女,更是想象奇特,比喻确切。“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原”人格化了,生动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请注意一下词的语言的精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