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案7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410字。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1、两次鸦片战争及其严重后果。沙俄侵犯中国大片领土。
2、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鸦片战争的侵略性、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重点难点】
1.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2.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学方法】
叙述与讲解,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导入新课】
18世纪中期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不久法、美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的新课:第10课 鸦片战争。
【新授内容】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思考: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为什么?
2.战争经过和结果:战争爆发(1840年6月)--战争扩大(1841年)--战争结束(1842年8月)
3.战争结果:清政府失败。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南京条约》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等。
《南京条约》危害:
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开口通商: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开了列强向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
开口通商: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
协定关税:片面协定关税,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1843年,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美法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