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的艰难探索》课堂练习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8题。约1590字。 《苏东的艰难探索》课堂练习题
一、知识在线
1、智慧乐园
⑴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中制定出比较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国家是( )
A、捷克斯洛伐克B、匈牙利C、苏联D、南斯拉夫
⑵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
A、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B、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C、完全否定斯大林 D、个人专断作风严重
⑶为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经济发展埋下隐患的是 ( )
A、工业基础差 B、自然资源贫乏
C、存在严重的封建残余 D、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成语与历史
东欧各国改革与苏联的关系可以用一个中国古代成语来概括,那就是 ( )
A、邯郸学步B、盲人摸象C、东施效颦D、见异思迁
3、明辨是非
有关赫鲁晓夫的做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⑴无限制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 ( )
⑵平凡历史上的冤假错案 ( )
⑶把全部错误归罪于斯大林 ( )
⑷报章大量刊登赫鲁晓夫的照片 ( )
⑸削减农业税,大规模开荒种田 ( )
4、名言警句:
赫鲁晓夫先生,你计划进行巨大的改革。这很好!我只想劝告您不要太匆忙。想两步跨过一个大深渊可不容易,会掉下去的。——1956年赫鲁晓夫访问英国期间丘吉尔的话
丘吉尔说这句话的目的是:
A、阻止赫鲁晓夫的改革 B、赞扬赫鲁晓夫大无畏的改革精神
C、提醒赫鲁晓夫改革要循序渐进 D、威胁赫鲁晓夫不要进行大的改革
5、历史巧合: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赫鲁晓夫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时期的一幅照片《离开城市前去垦荒的人们》,想一想在新中国成立后有没有这种类似的现象在全国发生?如果有,你能找到类似的图片吗?
二、思维冲浪:
6、读史明理:
“从布拉格之春”到“莫斯科寒流”
“布拉格之春的目标是对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曾经是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革命引路人的苏联,现在成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对象。也许,捷克斯洛伐克通过这场革命将走向“人道的社会主义”,但莫斯科在这场改革运动中将一无所得,而其苦心营建的社会主义阵营,极有可能在布拉格的改革声中化为废墟。
1968年 8月 20日深夜,11点多钟。华沙条约军队从四面八方冲进了捷克斯洛伐克。 捷共领导人杜布切克成了苏军的俘虏。布拉格,一夜之间从暖春坠入严寒。
1968年8月21日苏联塔斯社声明:应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党和政府领导人的邀请,苏联及其盟友的军队已经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帮助捷克斯洛伐克击退威胁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制度的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声明还说,捷克斯洛伐克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影响到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切身利益,此次活动“符合社会主义兄弟国家间缔结的同盟条约中规定的各国有权单独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