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的政治和经济》训练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2题。约2720字。《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的政治和经济》训练题
一、选择题
1.史书上记载,“益(当时一位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启的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
A.实行了禅让制 B.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确立了皇帝制
解析: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
答案:C
2.(2010•昆明模拟)下列关于商朝历史的各项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
A.殷是商朝前期的都城 B.殷是商朝后期的都城
C.迁殷使商统治不稳定 D.“二里头”文化反映的是商朝的历史
解析:历史上的盘庚迁殷发生在商朝中期,由此,商的政权稳定了下来,故A、C说法错误,而“二里头”文化反映的是夏朝历史,故D项说法错误。
答案:B
3.公元前1046年,朝歌城外的牧野,发生了一场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会战。这就是后人谈论最多、却知道最少的“牧野之战”。这场战役的性质是 ( )
A.周和商两个国家间的民族战争
B.周和商两国国君争当霸主的战争
C.平民和奴隶反对商朝统治的战争
D.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统治的战争
答案:D
4.(2010•南江模拟)“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材料及右图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应该出现在 ( )
A.原始社会晚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朝时期
解析:材料和图片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井田制。井田制始于商代,西周时达到鼎盛,春秋时期遭到破坏。
答案:B
5.(2010•唐山模拟)《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材料中的“师古”指学习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信息“殷周”“封子弟功臣”,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师古”指学习周代的分封制。
答案:B
6.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中,齐、鲁、燕在下图中的正确位置分别是 (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⑥ D.②③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解题能力。①指燕,②指齐,③指鲁,④指宋,⑤指楚,⑥指晋。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