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450字。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教案
1、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讲清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太平天国前期斗争的理解。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重点分析这一目,可使学生对整个太平天国的斗争形成正确认识。
难点分析:
《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以往学生认知基础上来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考点阐释
1.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从兴起的根本原因上看,是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的激化。但激化矛盾的因素除清政府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外,加上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2)从兴起的背景上看,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创立拜上帝教,使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从兴起的主观因素上看,洪秀全接受和改造西方宗教思想,创立拜上帝教及其宗教理论,形成了具有明确纲领、严明纪律和坚强领导核心组织;
(4)从兴起的客观条件上看,清政府的八旗军和绿营军的腐败、其他农民起义军对清政府的打击和牵制、自然灾害严重等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客观有利条件。
2. 为什么说《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十分鲜明的农民反封建斗争纲领,也是太平天国建设新世界的蓝图。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提出的“平均”、“均贫富”、“等贵贱”、“均田免粮”的思想,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摆脱封建剥削压迫,要求平等,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思想的结晶。它使几千年来千百万贫苦农民的愿望具体鲜明地反映出来,使得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目标更加具体和明确,因此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农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积极心性。
3. 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为了宣传拜上帝,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许多文章,形成了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其主要特征:
(1)鲜明的时代性:学习西方宗教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在思想、政治方面向西方寻求救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