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教案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180字。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
2. 能力方面的:
(1)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
(2)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4. 学法指导方面:
(1)指导学生设计太平军进军路线示意图,教会学生信息压缩记忆方法。
(2)指导学生阅读《天朝田亩制度》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
(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讲清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太平天国前期斗争的理解。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重点分析这一目,可使学生对整个太平天国的斗争形成正确认识。
2. 难点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以往学生认知基础上来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进行课前两分钟演讲。上星期规定的演讲范围是就初中已有知识或通过文学作品、影视剧等媒体了解到有关太平天国的内容,描述某一历史片段或简单的阐明自己的看法。准备好了的同学,请到讲台前面对大家进行演讲。
生:(一般情况下,请两位同学演讲。演讲过程中可能会有片面的、不够客观的,甚或错误的观点)
师:(允许台下可能引起的议论。稍后,总结并导入新课)刚才两位同学精彩的演讲把我们带入了19世纪中叶中国沦为半封建社会后发生的那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运动。带着刚才同学们议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太平天国,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板书: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