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240字。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
强调“以学生为发展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强调历史学科学习“以人为本”,历史教学始终不能离开历史活动的主体,本课要用三元里的人民、义和团民众、左宗棠、黄海海战诸战将、反割台的台湾民众英勇不屈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的事迹,来体现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来唤起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再一次感动。由此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2、设计特色:
以史实为基础----以情境创设为思维载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实现方式。
本课体现历史学习三部曲:“亲近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创设情境问题式教学法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
不屈的斗争精神。
2、教学指导意见要求:概述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体会中国近代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左宗棠收复新疆”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3、本节教材主要选择典型事例:“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来体现19世纪中国军民面对外来侵略和民族危机而进行的英勇抗争。本课内容在整个专题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承上启下,正是面对外来的侵略和民族危机的深重,他们站在民族大义立场上,谱写了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诗篇。而他们的坚决抗争也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为中华民族最终取得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完整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高初中教材比较:
高中 初中
三元里抗英斗争 无
左宗棠收复新疆 无
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 下册第六单元第二框《悲壮的抗争》中小字和图片介绍致远号和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运动 无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讲解,独立自主性较强,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运用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由浅入深地突破,真正领会知识,提高能力。再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看,依据自主探究亲近历史----教师引领理解历史----升华主题感悟历史的步骤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才能和创造性,同学获得认识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