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ppt
- 资源简介:
共53张,有配套练习。必修二 第十一单元 第2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
外开放
[课时作业]
命 题 报 告
考查点 难易度
简单 中档 稍难经济体制改革 2、5、6 1、3、4、7 12
对外开放格局 8 11
现代化建设成就 9、10
一、选择题
1.关于下列两幅图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B.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发展
C.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使农民获得了自主生产的权利
解析:图一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完成之后,图二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实行之后,其共性是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B
2.(2010•山东胶州质检)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
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 )A.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
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C.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
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
答案:B
3.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
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 ( )
A.粮票→股票 B.大人→先生
C.法币→人民币 D.臣民→公民
解析:粮票是中国计划经济下物资匮乏的产物,股票是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繁荣的产物,故A项正确。“大人”是封建社会见面时的尊称,“先生”是民国初年见面礼仪的称呼,排除B项;法币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货币,排除C项;公民取代臣民,是政治的成果,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