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教案1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190字。 《戊戌变法》教案
课 题 戊戌变法 授课时间
课时 1
主备人
内容标准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教学重点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课前诊断】
1、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
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
2.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这里的民族危机是指 ( )D
A.法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
B.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C.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资本输出
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19世纪末,维新派提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这表明( )A
A.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和失败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B.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和失败都不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失败则带有偶然性
D.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失败则是历史的必然
4.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B
A.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B.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C.维新派的软弱妥协 D.帝国主义的破坏
5.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百日维新最根本的相同原因是( )D
A.民族危机严重 B.国内阶级目睹尖锐
C.资产阶级软弱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6.梁启超在《变法通议》的文章中倡导在中国实行( )A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三权分立制 D.君民共主制
7.下列国家通过改革摆脱了殖民危机并走上了狄立发展道路的是①俄国②日本③中国④埃及( )D
A②④ B.① C.①②④ D.②
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D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 、君主立宪制
9、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