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六首之《登高》《蜀相》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近体诗八首之《登高》《蜀相》教案
主备人:徐长进
一、导入新课
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出重阳节的三大乐事
二、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2、赏析《登高》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蜀相》中表达的作者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借古人抒怀的写作方法
三、复习初步鉴赏诗歌的基本要领
四、杜甫小传(712—770)
《登高》背景材料
五、研习新课
1.自由朗读(音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七言诗的节奏参见练习一)
师生共读
2.再读诗歌(意读)
要求:读懂大意,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分析全诗的结构
3.三读诗歌(情读)
要求: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意境)
方法:抓信息句 抓诗眼 析炼字 品名句 解妙语读诗要抓住消息句,品味要品情景语。诗中哪一句是这样的消息句?它有什么作用?
4.研习首联
A.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B.夔门峡口是不是只有这些景物?
C.注意“猿啸哀”和“鸟飞回”两个细节。
D.首联即对仗:工整的对仗使诗的节奏整齐,读起来抑扬顿挫。
5.研习颔联
A.“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使诗人有韶光易逝的感觉,这又加重了诗人的乡愁,长年漂泊异乡,何日能回故乡?
B.长江东去,一去不返,也透露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沉悲凉
6.研习颈联
A.“万里”广,“百年”长
“常作客”,“作客”与“做客”,(查字典)
B.这里有长久的漂泊他乡、流浪他乡
C.“孤”“病”“独”境况的真实写照
D.“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E.“万里”与上联的“无边”,“百年”与上联的“不尽”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