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70字。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确立了立宪政体。了解法国共和制度的初步建立、曲折过程和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发展线索,理解各个阶段的突出特征和颇具特色的共和政治制度。了解德意志统一前的分裂状况及对社会发展的阻碍、德意志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德意志帝国时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局限性,加深对德意志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
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体制的确立。
教学难点:
法国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德国体制的发展历程。
课时安排:1课时
导语:18世纪末法国爆发革命,由此开辟了欧洲大陆的政治变革时代。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到19世纪后期,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纷纷确立了立宪政体。法国建立了稳定的共和政体,德国也建立了联邦制的君主立宪政体。
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1、背景:
(1)17、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法国君主制下原有的三级会议长期停开。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实行专制。
(2)法国启蒙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卓越的启蒙思想家,他们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地,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如伏尔泰、孟德思鸠和卢梭。
在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下,法国于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各和国。此后,法国政局不断震荡,政体反复变换。
2、政体转换
(拿破仑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的小贵族家庭,身材矮小,却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 1793年土伦战役中,他率领法国军队以少胜多,只用了三天就打败了反法同盟军,他被从不起眼的上尉破格提升为少将。1795年他镇压了王党的叛乱,被任命为巴黎卫戍司令。 1796年他翻越阿尔卑斯山, 征服了意大利成为欧洲人所共知的英雄,时年才27岁。1799年,拿破仑通过政变上台,1804年称帝。在1804——1813年期间,拿破仑率领法军曾经多次打败欧洲各国组成的反法同盟。1813年的莱比锡之战,拿破仑战败,1814年被迫退位,囚禁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1815年2月,拿破仑偷渡回国,受到热烈欢迎,重登帝位。英、俄、普、奥等国立即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在滑铁卢打败了拿破仑。拿破仑第二次退位,1821年死于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