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教案8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350字。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屋大维、戴克里先、查士丁尼等影响古罗马历史发展的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事迹;熟悉《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两部法典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理解古罗马从共和制到帝制的演变过程和原因,对《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的作用进行分析评价。
3.通过学习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认识法律在古代西方社会的价值,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古罗马政体的演变历程,罗马法的组成,古罗马的法律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对《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的作用进行分析评价。
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课时安排:1课时
导语:
古希腊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其民主制度,古罗马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一、从共和国到帝制
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台伯河东岸离海25千米处的山丘上出现原始村群落,后来发展成罗马城。公元前509年,据说罗马城邦的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克文非常残暴,人们推翻了他的统治,不再实行君主制,而实行贵族共和制。
1、共和制
(1)贵族共和制: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罗马共和制主要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执政官是最高官职,为防止个人专制的出现,罗马人设置了两个执政官,两人权力平等,由选举产生,任期1年。由于执政官任期短,又互相牵制,故而国家大权实际上是由贵族元老院操纵。元老院是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国家大事由元老院讨论决定,元老院的成员都由贵族组成,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策国家大事。公民大会是平民可以参加的会议,负责选举公职人员和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2)保民官的设置: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在共和国早期,贵族利用手中的权力,只为自己着想,不维护平民的利益,特别是随便把欠债平民变为奴隶的做法,引起了平民的极大不满。于是平民与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根据协议,平民每年从平民中推选出2名保民官(后增至6名至10名),以保护平民的利益不受贵族侵犯,这是平民斗争的一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