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2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6 16:05: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此诗的艺术特点——章法整齐,韵律优美;体悟作者的感情,形成个性化的理解。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点拨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教法: 诵读赏析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在1928年重游康桥故地后所作。徐志摩曾这样说过:“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一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凡读过此诗的人都说这诗美,它到底美在何处?今天,我们就再次运用我们的眼光,通过朗读的方式,看一看这首诗到底美在何处?
二、 赏读全诗:
1、 提示:读要关照到徐志摩的这种特殊感情,他不愿离去,又不得不离去,要把这种微妙的情感读出来。
2、 指二生读全诗后,让生评点二人的优缺点,提出自己的朗读设计,再读。
3、 根据学生实际,或继续评、读,或具体到每一诗节析读(下以此为本)。
(4)、第一诗节是作别,许多眷恋,些须惆怅。
  为何用“轻轻的”?何时何境我们“轻轻的”行动或说话?——宁静之境,怕惊动对方时。作者不愿自己的来去而惊动深爱着的宁静、和谐的康桥。
读此诗节,读速宜缓,语调应柔,含眷恋、惆怅与一点飘逸。
(5)、第二、三、四诗节中,作者选取三种美丽的意象:写金柳而把她比作新娘,柳影在康河里荡漾,也在我心头荡漾;写青荇在水底招摇,撞得我心向往之,竟要甘心做一条水草;写清泉而把它想像成天上虹,虹落水藻中,变成了诗意的“梦”。
可谓景中有我,物我合一。故读时应有陶醉感神迷之情,语速稍快,诗节间的停顿较短,基调较为明朗,感情热烈而澎湃。
(6)、至第五诗节诗人情感达到高潮:康桥的美景挑逗起他在康河里寻梦、放歌的强烈冲动。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没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因为康河太美丽了,夜色、星光、水草、金柳、清泉、彩虹揉成的梦——宁静而和谐。
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惜别完美统一。诗到这里有景的宁静转为情的宁静,实质上是作者感情的一种低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