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说课稿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430字。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是来自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的非师范类的应届毕业生,我叫井媛。今天来到我们这里参加教师资格认定能力测评考试,接受各位评委老师的测评与指导,请各位多多关照。
我说课的题目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本次说课,我将分五个部分向大家介绍,它们分别是:
第一,说教材,也就是教材分析
第二,说教法,也就是教法分析
第三,说学法,也就是学法指导
第四,说教学程序,也就是教学过程
第五,说特色,也就是我这次说课的特点所在
让我们来看一下本次说课的第一部分:即说教材。在说教材这部分中,我将对教材从教材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三个部分进行梳理。
一、 说教材
(一)、说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Ⅰ)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第18课内容,本课从总体上概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付诸实践的历史。说明了社会主义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的进一步了解,理解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及必要性,所以本课教材处于重要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重点和难点
在了解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后,让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所作的要求即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所以,我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政权性质,作为本课的重点。
再看难点,根据本课的内容较枯燥又都侧重理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使得本课的授课对象即高一学生不易掌握,所以,我把《共产党宣言》的理解;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作为本课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全面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阅读《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3)分析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历史教训,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