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940字。 第32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一战期间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实业救国与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显著,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沉重打 击,《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官僚资本的垄断、通货膨胀;
(2)理解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及其短暂的原因、1 927年~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地位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政治障碍;
(3)探究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本课的图表资料比较丰富,通过“情景再现”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2)使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教学方法】
1.按照新课改精神,多向学生提供新的情景和材料,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获得知识;
2.利用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19世纪末,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助长了列强瓜 分中国的野心,它们纷纷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筑路权,开采矿山和竞相建厂。列强在进行资本输出的同时,商品输出仍在扩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不得不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于是,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2)时间:19世纪末(即甲午中日战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