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9/3 21:38: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7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210字。

  2  诗两首
  从容说课
  《诗两首》包括戴望舒先生的《雨巷》和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两首诗。望舒先生的《雨巷》是先生的成名之作,发表于1928年。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他重游当年求学之地——英国剑桥大学后的返国途中,诗中缠结着诗人难以挥去的万千离愁。
  这两首诗都是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意蕴悠长的唯美之作,称得上中国新诗的唯美的典范。因此,教学上,重点在品味诗歌的“美”,品味纯美的意境、绝美的语言、唯美的情思,尤其应品味语言所呈现出的音乐之美、绘画之美、建筑之美。一定要紧扣语言本身去感受,通过反复诵读、潜心品读等手段,辅之以音乐的效果,调动联想、想象的能力,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拟定两课时。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简介两位诗人及其创作的相关背景,然后通过听录音范读,学生以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诗歌,并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第二课时:品析诗中最优美的语言,借助音乐的力量,运用配乐朗诵的方法,进一步感悟诗歌之美,并最终达成背诵的目的。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美之所在、美之真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三维目标
  1.学习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方法,仔细揣摩优美的诗句,品味诗歌语言之美。
  2.理解诗歌的情感,分析情感与语言之间深刻的关系,体会优美的意境所造就的艺术效果。
  3.朗读教学,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反复诵读,感受语言之美。
  4.合作探究,品悟意境之美。
  5.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感悟诗人的情感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获得一次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创设氛围,营造气氛
  【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以徐志摩先生的诗谱上曲演唱的歌,同时多媒体展示诗作】
  师  怎么样,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生  我陶醉了。
  生  美!实在是美!
  师  对,美!诗美,音乐也美。而今天我们的确要欣赏中国新诗当中两篇唯美的佳作。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首诗两遍。
  师  同学们都已经从感性上接触到这两首诗了,请把你的直觉告诉大家,你觉得更喜欢读哪一首呢?
  生  我喜欢《雨巷》。
  师  是吗?谈谈你的感受。
  生  我觉得这首诗有一种让人难忘的“愁”,挥之不去,印象太深了。
  师  原来是“愁”让你难忘啊,也难怪,你们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纪,何况你是女孩。
  生  我喜欢《再别康桥》,因为这首诗的愁没那么浓,更含蓄一些。我可不愿那么哀愁。
  师  男生是该坚强一些。
  生  我喜欢《雨巷》。因为,我就是在丁香花开的雨季出生的,所以,我对这首诗情有独钟。
  师  那你也应该喜欢时下流行的《丁香花》这首歌啦?
  生  老师真是我的知音!
  ……
  师  看来,我们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理由去喜欢诗歌。那么,诗歌也应该是可以走近的,对吗?
  生  (齐声)对!
  推进新课
  师  好,那就请你把认为更喜欢读的那一首诗反复再读两遍。这一次读要求边读边思考怎样读能读得更好呢?
  师  下面,我们每首诗分别请出3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