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说课稿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930字。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东升高中 王秦
一、说教学目标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为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二)课程标准: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指导意见》和教学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
《课程标准》表述: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作用。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重点分析分析“新政”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新政”的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取“自学—设问—引导—探究—总结—延伸”的模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是因为当今孩子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难以经受挫折,面对困难的打击一蹶不振,培养孩子的这种精神,无论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是以后的生活都具有较大的指导疑义。学好本课内容,充分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意义、体验和感悟罗斯福精神可以为当前许多国家克服经济危机、完善经济体制、坚定民族信念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他们思维活跃,而且求知欲旺盛,参与积极性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并获得情感体验。
2、高一学生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容易简单化和固定化,高一的历史教学应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观的基本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方法并加强引导。
3、高一学生对实事的关注程度和深度都是有限的,历史课应与政治课等课程共同担负起引导学生关注实事与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