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180字。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1.了解中央集权制的确立,理解中内集权制、郡县制等概念。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影响。
3.阅读教材及相关史料,提高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主学习、搜集资料 、分组探究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能力。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观察历史图片感知历史表象,利用自等途径搜集资料,分组协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并结合思考、讨论、角色扮演等途径融入历史情境,加深对历史进程的印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民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2.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中央集权制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君主专制,两者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影响范围广、程度深、世所罕见。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影响
难点:中央集权制、郡县制的含义
教学流程
图片导入
视频播放
材料展示
学生思考
春秋争霸
战国变法
学生讨论“统一的原因”
学生绘制“统一”简图、自由发言
材料展示
问题诱导
学生思考:皇帝制度
学生角色扮演:秦始皇、三公九卿
确立 学生讨论: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弊
教师陈述、学生绘制“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巩固 学生概括、讨论对措施的感受
学生阅读、整理资料,代表陈述
影响 教师:问题诱导
学生讨论:对秦始皇的评价
小结陈述
师生探究过程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操作 问题 探究 效果
情景引入
(3分钟) 展示《秦始皇》图、播放《复活的兵团》片段。 畅想秦始皇的主要活动。 概括搜集的资料。 增强注意度,激发求知欲。
师 生 互 动 ︵
一
︶
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
11分钟
︶ 展示材料说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过渡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两则材料记述了哪些事件?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及教材,小组代表回答。 能置身于历史情境,并回答出“宗法制和分封制遭破坏”。
显示:春秋争霸展示《战国铜壶金银错宴乐图》 从图中可以发现什么历史现象? 阅读教材,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体验到争霸、兼并战争的宏大场面。
展示:“战国七雄”形势图 仔细读图,看看哪一诸侯国雄视东方各国。请根据教材指出主要原因。 看图、阅读教材、回答。 回答完整;认识到“变法”有利于促进统一。
显示:商鞅变法
展示“秦朝疆域图”
显示:秦统一,前221年,嬴政 秦为什么能统一六国?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整理资料;两小组代表秦国,两小级代表东方六国,分别讨论概括统一、灭亡的原因;余下一组作简评。 能提炼出各自的主要原因,富有创意,合作解决问题能力较强;但措词不完全正确,逻辑性不强。